很多戒色前辈都提到了曾国藩,曾国藩的修身之道的确很值得学习和借鉴,他“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”三不朽,有“千古完人”之美誉。今天,带您走近曾公,学习他的戒XY思想。
曾国藩(1811-1872),汉族,宗圣曾子七十世孙。*近代政治家、战略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,与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四大名臣”,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,谥曰文正。
1811年(嘉庆十六年),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。兄妹九人,曾国藩为长子。1832年(道光十二年),曾国藩考取了秀才,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。
连考两次会试不中,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。1838年(道光十八年),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,终于中试,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,赐同进士出身,自此,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,在京十多年间,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,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。
十年七迁,连跃十级。曾国藩出生并不显赫,祖辈皆务农,其父亲是一位落第秀才。
在曾国藩遗留下来写给家人的书信及日记中,可以得出结论,他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就是在修身上有着不同凡响的造诣,而修身的根本在于修心,也就是说,曾国藩在修心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。
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位“励志帝”,一生相当坎坷,在与太平军交战的十年中,曾国藩数次身陷绝境,也曾经跳水ZS过,幸好被部下救起。
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很聪明,他多次讲自己很驽钝。他考进士,考了三次,28岁才考上,可谓屡考屡败,屡败屡考,终于被他考上,这种韧性很值得我们学习,曾国藩是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,不管是考试还是打仗,他都失败过很多次,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。
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也和我们一样,有着诸多的缺点,但是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极强的反省精神,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。
曾国藩的脾气曾经也很火爆,刚到北京头几年与朋友吵过两次大架。第一次是与同乡、刑部主事郑小珊因一言不合,恶言相向,“肆口谩骂,忿戾不顾,几于忘身及亲”。
另一次与同乡金藻起了口角,“大发忿不可遏,虽经友人理谕,犹复肆口谩骂,比时绝无忌惮。”这几句形象地描绘了曾国藩性格中暴烈冲动的一面,有人说年轻时期的曾国藩是“愤青”,说得也挺有道理。
曾国藩也好色,曾国藩日记中多次记载,比如在朋友家看到主妇,“注视数次,大无礼”。在另一家“目屡X视”,并且批评自己“直不是人,耻心丧尽,更问其他?”纵欲是戕身伐命的危险之举,曾国藩深知这一点,他说自己“明知体气羸弱,而不知节制,不孝莫此为大。”
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,他为此大骂了自己一次。那一天他早起读了读书,没有所得,而“午初,人欲横炽,不复能制”,做了“不应该做”的事,遂骂自己“真Q兽矣!”不为圣贤,便为Q兽,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,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,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到“制欲”,否则就会被心M操控,耗泄掉宝贵肾精,身不由己。曾国藩这么要强的人,绝对不允许自己屡次犯这种错误。
之所以提曾国藩,就是因为曾国藩一开始也是修养不佳,缺点很多,但是后来他改了,他把愤青的能量转化到学习圣贤教育、活出圣贤教诲上面来了,本来那股暴烈冲动的能量是很可怕的,很可能导致自毁,但是他这么一转化,就变成了推动他成功的强劲动力。
曾国藩深知戒色的重要性,孔子讲君子有三戒: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
君子的第一戒就是戒色,戒色也就是戒XY,儒释道都是要求戒XY的,有的人会说要求戒XY,其实不然,圣贤教育都要求戒除XY,不仅*的传统文化,即使国外圣人也是如此要求的,国外的某些经丨典甚至对性的禁忌和规范更严格、更系统。
圣人深谙戒XY的重要性,在这一点上,古今中外的圣贤教育都是高度一致的,肾精能量是不能随便耗泄的,因为肾精关乎一个人的智力、精神、容貌气质、身心健康各个方面,必须懂得珍惜这股能量。
曾国藩早年有“三大戒”,即“戒多言、戒忿怒、戒忮求”。多言必失,所以要戒;之前曾国藩脾气火爆,这样不仅伤身,而且还很容易得罪人,曾国藩深知“惩忿窒欲”的道理,所以忿怒要戒;忮求是嫉害贪求的意思,这在官场是一大忌讳,是必须要戒除的。
除了这三戒,曾国藩还戒烟、戒色,应该叫“曾五戒”才是。因为抽烟太滥,曾国藩受到了师长的训斥。曾国藩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,知道抽烟有百害而无一益,于是决心戒烟。
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,他还将自己原来的名字“子城”改为“涤生”,并发誓从此悔过自新,重新做人。在日记中他这样解释“涤生”二字,“涤者,取涤其旧染之污也;生者,取明袁了凡之言: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丨;以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”
关于戒烟,他对其弟说:“自戒潮烟以来,心神彷徨几若无主。遏欲之难,类如此矣!不挟破釜沉舟之势,讵有济哉?”
戒烟和戒色有相通之处,但戒色的难度更大一些,毕竟烟是身外之物,而色是在身上的,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。
曾国藩拜理学大丨师唐鉴为师,在唐鉴的指导下,他痛改往日恶习,坚持每天写日记反省,并养成慎独和静丨坐的习惯。曾国藩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痛下功夫,绝不姑息苟且,不管是戒烟还是戒色都取得了成功。
君子无戒不立,有了戒,能量就守住了,底气也会随之而来,心地也会变得光明磊落,一派正大光明的气象,气宇轩昂,气度非凡。
曾国藩说:“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。”心中具备坚定的信念,且对关键问题有着正确的看法,这样方能稳健而不动摇,就像手握六辔一样很好地驾驭住车马的行驶,非常稳当。
曾国藩是一位极爱读书之人,很懂得学习的重要性,他曾说过,读书有多方面好处:
曾国藩自己更是无一日不读书,终生手不释卷,直到临死丨前一天还在写日记、读书。
曾国藩:“盖世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;有识则知学问无尽,不敢以一得自足,如河伯之观海,如井蛙之窥天,皆无识者也;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。此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曾国藩22岁考丨中秀才,随后参加过两次会考都落榜。在第二次落榜之后,他取道南下,准备游历天下增长见识,实现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的宏愿。
到南京时,身无分文,于是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银子100两。然而,他却用100两银子买了一部《二十三史》,当时一个七品县官一年俸禄才是40两银子左右,可见曾国藩对读书的钟爱。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,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,此后便形成了每天评点史书十页的习惯,一生从未间断,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心。
在其随后身居高位时,他更是每日坚持不懈学习诸子百家,并在家信中时常告诫兄弟及儿子,要求他们每天都要读书学习。
戒色方面,我一直在强调学习提高觉W,觉W降伏心M,戒色神力来源于学习,只有通丨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觉W不断提升,越悟越深,进入真正精深化境的层次,到时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就会产生定见,定见这两个字的威力非同小可,不少戒友戒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破戒,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思想误区,缺少定见,心里总是在犹疑不定,心M就是利用他们觉W上的缺陷而进行的针对性的怂恿。
《论语》里有“君子不重则不威”之说,观人先取威仪,如虎下山,百兽自惊。如鹰升腾,狐兔自战,不怒而威,正气凛然。
曾国藩讲“稳重从容,可当大事”,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“行步极厚重,言语迟缓”。曾国藩之重源于祖父,他给儿子写信说,说他曾经仔细观察,“祖父仪表绝人,全在一重字。”
在军事上,“带兵之人,一定要是智深勇沉,文经武纬之才”。XY会让一个人显得轻浮,这种轻浮不仅表现在言语方面,而且还体现在身体上,泄J之后脚底无根,走路也显得轻浮不稳重,相信很多戒友都深有体会,特别是在连续泄J后,两条腿就软掉了,走路发飘,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体育运动,很容易就会骨折受伤。
曾国藩:“古来豪杰,吾家祖父教人,以‘懦弱无刚’四字为大耻,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。”倔强有刚强不屈之意,曾国藩讲的倔强,并不是任性和不听话,也不是蛮干,而是一种男人的血性,一种奋斗的精神。
曾国藩:“立身之道,内刚外柔。”做人要刚柔并济,刚是内心坚定的原则和立场,柔是外在谦卑柔和的待人处事之道,刚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,柔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与坚持。过刚易折,太柔显弱,所以刚柔之间要把握好分寸。
曾国藩还说:“促迫褊窄,浅率浮躁,非有德之气象,只观其气象,便知涵养之浅深。”
“眉宇间大有清气,志趣亦不庸鄙,将来或终有成就。”
曾国藩的这几句话,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深刻认识,我们一方面要戒XY,另外就是要多学习圣贤教育,不断提升自己的涵养与精神境界,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与威仪。
曾国藩深谙相术,他很会识人,著有《冰鉴》一书。《冰鉴》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、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,是曾国藩体察入微、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。
在SY前,很多人真可谓器宇轩昂,朝气蓬勃,但是在沉迷SY几年后,慢慢就颓败下来了,那种光明正大的气场完全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猥琐颓废的感觉。
当一个人外在的形象气质下降后,他的功名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,XY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运势,一个男人可以不帅,但一定要有精气神,这点至关重要。
很多戒友都反馈沉迷SY后,胆子变小了,志气也没了,肾精耗损到一定程度,就会莫名其妙地害怕,因为肾主恐,中医讲到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,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。
曾国藩自己也承认,“有用之岁月,半消磨于妻子”,并且认识到“多声色者,残性命以斤斧。”他深知肾精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气质精神的密切关系,所以他狠下决心来戒色。
消磨这两个字非常准确,英雄就怕美色磨,即使婚后的X生活也是要保持节制,古代养生家特别强调婚后寡欲,如果症状缠身了,应该先禁欲一段时间,等身体恢复了再节制X生活。
曾国藩特别强调“事业看精神“,而泄J最伤一个人的精神,精神萎靡了,脑力下降了,很多事情就做不好了,而且大家发现没有,泄J后人会变懒,喜欢拖延,做事缺乏长性,总是处于心浮气躁的状态,这和肾精丢失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一分精神一分事业,十分精神十分事业。还有两句话叫“一分精神一分财,人不精神财不来。”
曾国藩也说过“富贵看精神”,一个人如果整天无精打采,垂头丧气,眉宇间充满X气和戾气,大家看到这种人,都会感觉不舒服。
人有三宝“精、气、神”,如果你精神饱满,斗志昂扬,这种气场也会影响到别人,大家都会愿意和你交往,因为从你身上他们能感觉到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。
关于慎独的问题,我在第103季专门讲到过,康熙皇帝曾将“慎独”概括为“暗室不欺”,并告诫子孙:“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俱以慎独为训。”
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,上书“慎独”二字,以警醒、勉励自己。
曾国藩《诫子书》:“慎独则心安。自修之道,莫难于养心,养心之难,又在慎独。能慎独,则内省不疚,可以对天地质G神。人无一内愧之事,则天君泰然,此心常快足宽平,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,第一寻乐之方,守身之先务也。”
圣贤教育极为重视慎独,因为独处时最容易犯错,很多人都是在独处时破戒的,道德修养应该达到这种境界,即在无人监督、无人知道的情况下,还是表里如一,在独处时应该高度自律,如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不敢轻举妄动。
曾国藩:“圣贤成大事者,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。”独处时应该开启“橙色警报”,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,不要给心M可乘之机,不要让心M得逞,心M就喜欢在你独处时入侵,所以独处即实战,必须很小心才是。
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,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( 包括/图片/视频/个人隐私等信息 )请来信告知,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,联系邮箱:laodilailiao#foxmail.com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就戒瘾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